男性保养 | 男性保健 | 男性用品 | 男性饮食 | 营养健康
中医养生经 心血管保健 男性健身好
当前位置:人民健康网>新闻资讯>
逯祥云老中医:冬季失眠如何调理?

时间:2023-01-03 11:23:37  来源:网络转载  触屏页

中医讲究天人相应、脏气法时,认为睡眠与阳气的升发潜降密切相关,阳气升发潜降不及或太过,均可导致失眠的发生。逯祥云老中医介绍,冬季人体阴阳之气消长、交替的节律,非常容易导致失眠。 冬

中医讲究“天人相应”、“脏气法时”,认为睡眠与阳气的升发潜降密切相关,阳气升发潜降不及或太过,均可导致失眠的发生。逯祥云老中医介绍,冬季人体阴阳之气消长、交替的节律,非常容易导致失眠。

冬季失眠症患者常表现为:入睡困难、胸闷、头晕、记忆减退、心悸不宁、心烦、急躁易怒、焦虑紧张、情绪低落、多思多虑、腰膝酸软、神疲乏力、四肢不温、夜尿频多等。

冬季失眠的原因

① 心脾两虚

脾主思而统血,心藏神而主血,思虑过度,则劳伤心脾;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虚则气衰血少,而心失所养,心虚则神不守舍,就会引起失眠、心悸等症。

典型症状:虚烦难眠,多梦易醒,伴有心悸气短,头晕耳鸣,神疲健忘,饮食不香,面色无华。

② 心肾不交

心属火,肾主水,心属阳,肾属阴,肾水要不断地向上滋养、接济心火,使心火不要太旺,心火要不断地下潜照顾肾水,使肾水不太寒,心肾相交就能睡得安稳。

如果心火亢盛、肾水不足,心火盛不能向下温暖肾水,肾阴虚不能向上滋润心火,就会出现失眠、早醒。

典型症状:睡眠浅,早醒,伴有头晕耳鸣、烦热盗汗、手足心热、口干津少、口舌生疮、神疲健忘、腰酸腿软等。

③ 心胆气虚

心藏神,主情志,胆主决断,心与胆相通,如果胆气不足或胆气虚,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,心神不能安定,就会出现心虚胆怯、神魂不安等失眠症状。

典型症状:心神不安,胆怯惊恐,遇事易惊,夜烦不眠,睡中多梦易惊醒,伴心悸气短。

冬季如何调理失眠?

失眠对人的精神和身体危害很大,逯祥云老中医建议,在冬季改善失眠,提高睡眠质量,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。

1、调精神

冬三月应随着天地阳气的潜藏,人的身心能量也应同步回纳潜藏,故在精神上应收藏自己的意志和心神,让人的精神处于安静内守的状态,调摄不良情绪,避免激动多怒。

冬日可多晒太阳让人体的阳气在白天得到很好的升发,为夜间阳气的潜藏作好准备。睡前2小时放下手机,避免观看紧张、刺激的电视节目,放下白天工作和生活中问题思虑。做到恬淡虚无,精神内守。

2、调起居

起居作息要早睡晚起,建议晚上10点左右睡觉,起床的时间可与太阳升起时同步或稍晚为宜。平时穿厚衣服,做好保暖,顾护好人体阳气。注意滋养肾阴肾阳,节制房事,收藏好肾精。睡前可用热水泡脚30分钟,再用手心揉搓脚心10~20分钟,直至发热。

3、调饮食

一是指晩餐进食时间以睡前4小时宜,不宜过饱,忌临睡前进食,以避免“胃不和,卧不安”。二是指冬季饮食宜贮藏热量,饮食多温少寒,少食寒凉生冷食物,补肾助阳以“藏热量”为主。

4、调呼吸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。”

缓慢、均匀的呼吸对进入睡眠很有帮助。这是因为人体呼吸的节奏慢了,心跳就会随之减慢,气血运行、生命活动也会慢慢缓和下来,这样人才能安然入睡。

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人民健康网观点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!

相关文章
新闻资讯
新闻图片更多